院校和专业选择有盲点?专升本统考不知道如何复习?
不管初试的结果如何,复试才是最重要的。初试可能你考得不好,但是复试是唯一的翻盘机会。或许你考的不错,但也有可能被反超。那么,小编就给大家讲讲2023考研复试:备战的六大秘诀。
不管初试的结果如何,复试才是最重要的。初试可能你考得不好,但是复试是唯一的翻盘机会。或许你考的不错,但也有可能被反超。那么,小编就给大家讲讲2023考研复试:备战的六大秘诀。
▶认真研读复试规则
考研初试复习一定要熟悉和了解考试大纲,才能知道考试要考什么,复试就更不用说了。
一般情况下,复试都是由各个学校统一组织的。不过,因为各院系的情况不同,所以复试的分数线和规则都是由各院自己决定的。同时,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,对复试规则进行修改。所以,同学们一定要找出报考院校近三年来的复试安排,仔细研究分析,将每一项都烂熟于心。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则,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。
▶全面了解导师
对复试规则不熟悉的人,可能一开始就做不到。对导师的不了解,可能会让你措手不及。在某种程度上,导师可能是你的恩人,也可能是你的克星。现在导师只知道你的名字,性别,本科院校,专业和专业成绩。那么,作为一名应聘者,你了解哪些导师决定了你的成功或失败?
如果只知道导师的名字、长相、性别等等,那就更危险了。在面试交流的时候,导师问的问题肯定都是他熟悉的。如果事先不知道,又该如何应对?老师的个人喜好、经历、研究领域等关键信息,需要同学们努力才能弄明白。具体的信息可以通过报考院校的教师介绍板块和学院官网查询。不过,这还远远不够。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深入地了解有关导师的各种信息。
▶深入研究复试攻略
不同于全国统一初试,复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很有个性,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。复试是各院自主进行的重要表现之一。由各个系的老师负责出题、考试、打分。具体到某个专业,可能会有很强的个人色彩。个性化考试要求个体化的应对方式。
如何应对?前提是,他必须要知道自己报考的院校和学院的复试攻略。要找到这些信息并不困难,关键是要尽可能地找到最新的信息。
另外,报考学校的 BBS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一般都是考研的版块,里面有很多关于考研的资料。其中就包括了各个专业的复试信息。这些都是很好的复习材料。能找到多少就找到多少,关键是要消化吸收,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。然后,他会不断的模拟复试的场景,来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。只有这样,他才能做到临危不乱,发挥出超常发挥。
▶精心准备专业课
熟悉复试规则的人都知道,复试分为三种,分别是笔试、面试和实践操作。其中,笔试一般要做一套试卷。面试以对话交流为主,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和口语能力。同样是专业课,但侧重点却完全不同。
笔试和初试没有太大的区别,只需要按照初试的方式来准备。笔试内容一般不会超出参考书和大纲的范围。然而,面试交流过程中的专业知识肯定要超出书本知识的范围。如果考生的答案不符合导师的要求,那是非常危险的。因此,复试专业课的准备一定要拓宽知识面,而不仅仅局限在专业课本上。
怎么准备?一定要把研究范围扩大到热点事件,学术期刊,知名学者,经典著作等,尤其要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。这个时候,不能像范范那样,去了解,而是要深入研究,最好能总结经验,提炼出自己的想法。这一点很重要。所谓的研究生,就是要看你有没有做研究的潜质。
一定要读有关本专业的经典著作,至少要做到熟悉内容,不能一问三不知。这个问题,作者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。总的原则就是大家要摒弃本科生的思维方式,以研究生的身份做研究。
▶狂练外语口语与听力
不同学校的不同院系在口语和听力上的要求不同。有些大学或者系会统一组织听力测试。许多高校在当年的复试中都会重新组织英语考试。这让很多考生都有些措手不及。考完试之后,大家都放松了下来,谁还会继续学英语?寒假过后,我的英语水平大大下降。
考研帮提醒大家,在准备复试的同时,也不要放松对外语的学习。尤其是初试主要考查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,复试主要考查口语、听力,并且在复试总分中占很大比重。但是,很多同学都缺乏这两项基本能力。
寒假期间,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练习口语和听力。同时,还要培养在公共场合讲话的能力。虽然两三个月的时间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手,但是至少可以让你在面对导师的时候,不会怯场。至少要能听懂导师在说什么,还能进行简单的对话。不要一上场就紧张,语无伦次,甚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▶查完成绩保存好准考证
查询成绩是一个让人既兴奋又紧张的事情。但是,有些同学总会犯一些技术性的错误。考试之前,多次强调要把准考证保存好。现在要查成绩,有同学的转考证找不到了,还有同学回家时没带准考证。当然有些院校查询成绩只需身份证号和姓名,也可以直接给研招办老师打电话。这都不是大问题。
以上就是总结的“2023考研复试:备战的六大秘诀”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更多的内容可关注湖南良师启航考研官网。